您现在位置:出国留学|设计游学> 作品集> 浏览课程
常用软件分析图制作思路总结
普通模式 学习模式
目录
共1个课时
  • 收起
  • 讲义
  • 练习
  • 笔记
  • 讨论
讲义资料
课程试卷
课程笔记
讨论
X
恭喜获得:
《常用软件分析图制作思路总结》课程证书
点击查看证书

请单击打卡

时间:00:00:00

打卡后继续观看课程

课程介绍
常用软件分析图制作思路总结
  • 主 讲:
  • 年份:2020 年
  • 有效期:
  • 学习人数:1088
  • 限购:
享受以下课程服务
  • 智能题库

    模块齐全丰富,不同阶段针对性做题提分

  • 资料下载

    老师授课精华讲义,自由下载学习

  • 问答专区

    讲师答疑,答你所疑

领券
    • 课程详情
    • 课程评价 0
    • 课程答疑 0
    • 课程笔记 0
    学习目标
    学习公告
    详细介绍

    什么是分析图?

    分析图用来表达什么?

    绘制分析图时各个软件是如何协同和操作的?




    1

    场地分析




    涉及软件:CAD、PS、AI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40.jpg



    上图,在总图的不同地带表达了学生的活动,是一张不错的场地分析图,也是我们进行设计和分析的依据和来源。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43.jpg


    上图,仅仅从它分析图的表达方式来看,它是16张小图4 X 4 对齐排列组合而成的一张很有秩序感的场地分析图。每一张小图锁定了相同范围的一块区域,并且仅针对场地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小图的左下角还注明了分析内容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的提取,分析内容的图底,色彩,标注,线条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它以平面的形式完成了一个场地的分析,主要强调复杂场地里各个要素的特点,简单易制,通过PS或者AI都能很快的完成。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46.jpg



    上图,相比前一张显得更有看头。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类似前面一张分析图的6幅小图,每一幅小图也是以关键词提取的方式描述场地的内容,只不过它每一张小图对应了更多的关键词,有的两个,有的三个,而这些关键词彼此又是相互联系的;然后,6张小图进行了统一的透视拉伸并以相同的轴线进行竖向的叠落,最终形成一张带有轴测效果的场地分层分析图。这样的分析图除了强调各个场地要素的特点还突出了全部要素在同一轴测展开图中的竖向联系,虽然分析图没有对竖向的联系作出进一步分析,但这样的分析图内在的传达出设计者对场地的整体把握。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48.jpg



      上图的场地分析则由4张小图组成,每张小图都使用了相同的图底,图底是一个场地的三维模型的透视截图。截图中可以看到建筑和地面的深浅颜色区分,建筑阴影的遮挡,建筑屋顶的形态和其它一些场地细节。因此单纯的从模型图底看,我们就能自行读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设计者又单独用不同格式的线条分析场地的流线,每一幅小图的正下方也标注出相关的内容。作为场地流线分析方式之一,这样的分析图需要我们提前得到场地的三维模型,并对场地细节进行一些刻画,最终加以不同线性的图示和文字标注,最终我们就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场地的内容。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50.jpg


     



    上图的场地分析以一张黑白场地图为图底,在图底四周用很多图片和直线直接标注场地现状,细看一标注图,它们没有统一的裁剪方式和大小设定,也没有统一的排布规律,以就近原则直接放在场地旁边,图片下方又作简短文字说明。而整体来看这张场地分析,我们很容易直接在对应的场地中得出场地上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分布又是以图片标注形式直接反映给我们观看者,相比前面的场地分析,读这样一张分析图读起来显得很轻松。假如你的分析图是要给游客来看的,那这样的分析方式一定是首选。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53.jpg



    如上是一张十分具有观赏性的场地分析图。这样的场地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人们对这种场地的理解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空间形态的认知上,可能它就需要我们从更加抽象的方面去理解它。比如场地的肌理,场地的时代建筑,场地的符号语言,场地的边界节点,场地的历史演变等等。这就是我在上面分析图中看到的内容,可能这样的分析图不剖析什么问题,旨在提示我们认识这块场地的途径和方式。这种形式的分析图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除了我在这里能提到的分析图分析形式。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分析方式和表达形式等待着大家去发现。

    比如这种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56.jpg



    2

    数据分析




    涉及软件:CAD、PS、AI、EXCEL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359.jpg



    在这里建议大家养成一种习惯:任何设计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而用数据来表达和说明你的设计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这一类的数据分析图也是在图纸中可以表达的方面。




    3

    功能分析





    涉及软件:SU、PS、AI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01.jpg




    4

    结构(爆炸)分析图




    涉及软件:SU、PS、AI








    5

    设计立意分析




    涉及软件:SU、PS、AI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09.jpg


    上面是笔者做的一个全球高层建筑高度分析(图底来源于某国外建筑网站),前20个建筑是已建成或正在建的未来最高高层建筑。排在第一的是沙特阿拉伯的 Kingdom Tower“国王塔”。我们的伟大建筑师马岩松曾设计过上图中标号22的高层,当时马岩松告诉甲方在有限资金下他可以为甲方设计800米高的高层,甲方很高兴,但甲方却不知道马岩松是通过设计两个400米的双子楼并且顶部相连接而整体长度达到800米而不是单纯的建筑高度800米。甲方对此不满意,但实际这里面包含了马岩松对现代高层相互攀比高度和权威的批判,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呼吁现代高层设计要回归和谐,不要一味追求高度,追求权威而忽略了建筑该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图中标号21的高层就是笔者的概念设计。


    或者说之前所提到的分析形式的升级版:(每个小图写实风处理之后竖向统一轴线叠落,并且以一个场地界面的照片为统一的背景,强调周围的优美环境,文字标注也透视化处理)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11.jpg

     所以你会发现,分析图的表达似乎也是一门学问。它不简简单单被认为是只要我们学了相关的软件我们就能画出这样的图,而实际上软件只是基础,重要的还是我们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设计能力不仅包括建筑设计的设计能力还包括设计想法的表达能力,而我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一起看看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国家馆的一些设计分析图: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14.jpg


    如上分析图,我们看到设计的主要手法是提取场地南北部对比差异明显的天际线边界图形为设计元素。北部是典型大都市的城市天际线,南部是风景优美的自然天际线。结合此次博展会主题 “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这样的元素提取就显得很有意义:人类在地球上的文明发展历程,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天际线无疑成为人类自然改造的综合成果与自然天际线即对立又相互过渡。在这样前提之下我们再来看下面一张分析图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16.jpg

    如上分析图表达的是中国馆的建筑形态生成图:以南北天际线为原型放样(三维建模中的一种主要形体生成命令)出整个建筑的屋顶形态。所以中国馆屋顶的起伏控制是有设计根据的,在这里虽然显得比较感性,但也体现出了设计者设计理念与建筑形态的结合。

    所以这个方案的分析图与设计的生成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当有相类似的历史环境,文化演变突出的设计场地时,我们难道不可以考虑以米兰中国馆为案例采取同样的设计手法去尝试展开设计呢?



    6

    体块分析图



    涉及软件:SU、PS、AI

    既然提到了建筑形体的生成分析,学弟学妹们就不得不去了解一下“BIG分析图”。所谓“BIG分析图”就是BIG事务所方案设计里他们独有的,后来被大家广泛的学习的建筑形态形成的分析方式。下面这些都是BIG制作的分析图: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19.jpg








    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整齐的小透视图幅,图幅有严格的前后顺序,每一幅图都解释出建筑应对场地压力而作出的形体变化和调整,具有很强的逻辑推导过程,这种逻辑也是建立在场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可以看出BIG对建筑的设计往往是从体块模型出发,之后再细化内部功能的;而有的设计手法则是先确定平面功能组织再考虑外部的形体。下面是我来仿照BIG事务所的做法来做出的分析图:





    上面的建筑形体的推敲逻辑似乎有点牵强,其实这样的逻辑是我在快要完成设计之后才模拟假想得出的。也就是说其实我在设计的一开始就选定了莫比乌斯的建筑形体,至于后面马岩松设计理念的结合,莫比乌斯空间的推敲都是后面一步步思考得出的。为了自圆自说,我后面学习BIG专门提出针对这样建筑形体的结构体系设想,电梯解决方案,和表皮生成概念如下图:



    最后我把这个设计的标题定为:超高层建筑概念设计。因为整个设计十分感性,对于建筑功能的考虑很欠缺,整幅图纸我仅仅画了一个标准层平面图。这次失败尝试之后我其实还没有放弃,后面又有机会设计了这样方案,方案的形成也较为理性了: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40.jpg




    7

    景观分析图




    涉及软件:SU、PS、AI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42.jpg

     


    以及与之类似更加写实的分析图:








    微信图片_20190224111445.jpg

     


    或者说之前所提到的分析形式的升级版:(每个小图写实风处理之后竖向统一轴线叠落,并且以一个场地界面的照片为统一的背景,强调周围的优美环境,文字标注也透视化处理)


    讲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一直强调大家要增强成果表达的设计能力:与建筑设计的主题要所有结合,想好你画每一张分析图的目的,并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最终借助软件来最大化的传达你的设计想法。可我没有提出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毕竟我区域范围内的大学里没有针对分析图制作的课程,而我认为这样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提升我们软件学习态度的起始高度。文章的最后我推荐一个TED视频给大家看看,主讲人是一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来吃饭的设计师:罗子雄。他不是建筑设计师,但他对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我再次回顾这个演讲时发现他所提供的学习方法潜意识里影响了我的学习方式,指导我更好的进行设计。

    最后,希望这篇文字能引起你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编辑 | 绘四方教育集团

    校对 | 绘四方网校教研中心

    欢迎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898-023

    咨询热线:18782928289或13720140235

    投稿邮箱:2741829085@qq.com

    咨询微信(小姐姐):sfsh008或sfsh007

    咨询微信(小哥哥):huisifangA或huisifang

    咨询QQ(小哥哥):2207260736或2741829085

    咨询QQ(小姐姐):3390961884或1689624084

    绘四方官网:www.huisf.cn

    四方手绘官网:www.sifangsh.com